#蕁麻疹
#成因大多不明
上禮拜一張阿嬤的蕁麻疹照片引起大家熱烈討論~
蕁麻疹又分為急性和慢性,
大部分人的蕁麻疹是以急性來表現,
突然發起,但也很快消退,
而慢性代表症狀反覆發作超過 #六個星期以上。
急性的蕁麻疹可能與食物、蟲咬、急性感染、藥物有關。所以通常醫師都會詢問在發起來之前(大多會問一天以內)有吃到或接觸到什麼容易致敏(例如海鮮類)或者過去沒接觸過的食材/物質/野外蚊蟲等等~
但即使詳細問診,實際上超過 50% 的急性蕁麻疹是找不到原因的。
而慢性的蕁麻疹就更難找到原因,除了上述因素外,
溫度、流汗、壓力、情緒、皮表的任何刺激、賀爾蒙變化、潛在慢性疾病如癌症⋯⋯都可能是原因。
如果夠找到原因並避開當然是最好,
但既然大多數患者都找不到原因,
那能做的就是症狀治療了。
我在診間自然是直接給予皮膚科西醫處置,
而西醫處置對於急性的效果就已經非常好。
如果是 #有緣分的患者
也會願意講一些芳療的處置。
重點便是把握住蕁麻疹是皮膚的 #肥大細胞 受到刺激大量放出組織胺的反應,
所以反推回去便是能夠讓皮表這個機制緩解的話便能有助於蕁麻疹。
以芳療處理的話,
急性期要用精油調油建議是過往使用過的品項,
以免如果正好病患對這個精油過敏,
就會不容易分辨以及增加皮膚的負擔。
如果擔心精油的濃度拿捏不確定,
則可以單純使用純露。
羅馬洋甘菊、德國洋甘菊、金盞花、金縷梅純露都是好選擇。
建議在急性發作很癢的時候可以用具有清涼感的薄荷噴灑(如胡椒薄荷),因為 #止癢 也是治療很重要的環節,病患的搔抓會增加對肥大細胞的刺激,放出更多組織胺而使病情加重。
如果要使用精油調油,成人身體以2-3%左右使用,
具有能讓皮表鎮定安撫效果的芳療,尤其是對免疫具有調整效果者尤佳,茶樹、乳香、沒藥、欖香脂、薑黃以及上述羅甘、德甘、西洋蓍草都是好選擇,慢性更為推薦可以用調油去處理。
實際上很多蕁麻疹與壓力有關,所以如果找不出刺激原因,不妨當作是身心壓力造成的,從壓力調節去下手,至於調節壓力的芳療就更多元了,不在此贅述囉~
以上,希望對有蕁麻疹困擾的朋友們一點小幫助。